日赚半亿的携程,为何遭遇监管约谈?

日期:2025-09-19 09:35:59 / 人气:2


当携程以 “日赚超 5000 万元” 的业绩攀上行业高峰,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的一纸约谈书却打破了这份 “暴利盛宴” 的喧嚣。2025 年 9 月,因涉嫌用服务协议、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实施不合理限制,这家占据国内酒旅市场 56% GMV 份额的巨头被推至风口浪尖。一边是近 92 亿的半年净利润,一边是监管重锤、商户反抗与行业亏损的鲜明反差,携程的监管危机绝非偶然,而是平台霸权与行业生态失衡的必然结果。

一、约谈核心:被剑指的 “平台霸权” 三大乱象

此次监管出手,精准瞄准了携程商业模式中侵犯商户与消费者权益的 “硬伤”,而这些问题早已是行业积怨已久的顽疾。

1. 技术强制干预:“调价助手” 剥夺商户定价权

这是触发此次郑州约谈的直接导火索。2025 年 7 月,多家入驻携程的酒店举报称,平台通过 “调价助手” 功能私自修改房间价格,且全程不通知商家,甚至不经允许篡改活动折扣。对酒店而言,定价权是经营核心,但在携程的技术控制下,其自主调整价格、设置优惠的权利被彻底架空 —— 平台为了争夺流量、维持低价竞争力,直接将成本转嫁至商户,导致酒店利润被大幅压缩,沦为平台的 “打工仔”。这种以技术手段干预交易价格的行为,正是监管部门明确提及的 “不合理限制”。

2. 高抽成挤压生态:产业链伙伴的 “生存困境”

携程的高利润,建立在对上下游的强势分利之上。其核心收入来源的住宿预订业务,对酒店的佣金率普遍在 10%~20%,部分叠加活动的酒店佣金甚至超过 30%。与此同时,产业链另一端的伙伴却深陷亏损:2025 年上半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司合计亏损近 48 亿元,近两年全国倒闭的酒店达 3 万家,其中 95% 为单体酒店,2024 年全国酒店平均房价还同比下降 6%。一边是携程 “低成本、高抽成” 的暴利模式,一边是合作伙伴的生存危机,这种生态失衡早已引发行业不满,也成为监管介入的重要动因。

3. 消费者权益受损:投诉超 14 万条的信任危机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以 “携程” 为关键词的投诉量超 14 万条,乱扣费、收费不合理、价格不一致等问题频发。有用户反映,携程显示的酒店价格与实际到店价格存在差异,而 “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 等隐性套路更让消费者怨声载道。尽管携程通过 AI 客服等技术节省了 20% 人力成本,但 Gartner 调查显示,超六成用户对其智能客服不满,语义偏差、人工入口难寻等问题进一步侵蚀了用户信任。消费者权益的持续受损,成为监管部门强化管控的另一重要考量。

二、深层动因:霸权背后的 “行业生态失衡”

携程之所以敢如此 “店大欺客”,根源在于其长期积累的市场垄断地位与商业模式惯性,而这种霸权正不断反噬行业健康发展。

1. 56% 市占率下的 “赢家通吃”

据交银国际测算,2024 年携程在酒旅市场的 GMV 市占率高达 56%,凭借携程、去哪儿、天巡等多品牌矩阵,几乎形成了 “一家独大” 的格局。这种垄断地位让携程拥有了对商户的绝对话语权:酒店、航司若不接受高佣金与定价干预,便可能被下架房源、隐藏机票,失去核心流量入口。长期的渠道依赖,使得商户逐渐丧失议价能力,陷入 “敢怒不敢言” 的困境,而这种失衡的供需关系,正是平台乱象滋生的土壤。

2. 技术赋能下的 “降本增效” 变味

携程早自 2013 年便布局大模型研发,2025 年通过智能客服、司导监控等应用实现了显著的人力成本节约。但技术本应是优化行业效率的工具,却被异化为控制商户、压缩成本的手段:“调价助手” 成为强制定价的 “利器”,智能客服沦为敷衍用户的 “挡箭牌”。当技术创新不再服务于用户体验与生态共赢,反而成为强化霸权的工具时,自然会触发监管的 “警惕开关”。

3. 监管加码:互联网平台的 “合规大考”

此次约谈并非个例。2025 年 8 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已集中约谈携程等五家涉旅平台,直指 “二选一”、价格欺诈等问题。近年来,从电商到外卖再到旅游,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与合规监管持续加码,核心逻辑是 “遏制平台霸权,保护实体经济与消费者权益”。携程的种种行为,恰好触碰了 “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的监管红线,成为被重点整治的典型。

三、未来博弈:“暴利盛宴” 难续,携程该何去何从?

面对监管重锤、商户反抗与行业竞争,携程的 “霸权时代” 正在迎来终结,其未来走向取决于能否打破 “赢家通吃” 的惯性。

1. 短期:合规整改是唯一出路

监管部门已向携程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修订合同、优化工具,并建立长效合规机制。短期来看,携程必须放弃强制调价、高抽成绑定等违规操作,归还商户定价自主权,同时清理捆绑销售、乱扣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套路。这意味着其短期利润可能面临压力,但却是重建行业信任的必经之路 —— 若拒绝整改,或将面临罚款、市场禁入等更严厉的处罚。

2. 中期:应对 “去平台化” 与竞争围剿

携程的垄断地位已开始松动。一方面,航司率先 “造反”,国航、南航等集体进驻航旅纵横,以 “价格透明、无捆绑” 夺回定价权与用户;另一方面,美团、阿里、抖音、小红书等巨头纷纷入局在线旅游,通过本地生活、内容种草等差异化优势分流用户。中期来看,携程若想保住市场份额,必须从 “分利者” 转向 “赋能者”:降低不合理佣金,通过技术为商户提供精准营销、用户运营等增值服务,而非单纯的流量控制。

3. 长期:重构 “生态共赢” 的商业模式

携程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商业模式与行业生态的脱节 —— 当平台利润与伙伴生存形成零和博弈,注定难以持续。长期而言,携程需要重新定义自身价值:在住宿、交通等核心业务之外,挖掘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等高附加值服务的潜力;通过开放数据、技术合作,帮助中小酒店、航司提升运营效率,而非挤压其利润空间。只有从 “独霸市场” 转向 “共建生态”,才能跳出 “监管 - 整改 - 再违规” 的循环。

结语:霸权落幕,行业期待 “共赢时代”

携程的监管危机,是中国互联网平台从 “野蛮生长” 到 “合规发展” 的缩影。日赚半亿的暴利背后,是产业链伙伴的血泪与消费者的信任流失,这种 “赢家通吃” 的模式注定无法长久。监管约谈不仅是对携程的警示,更是对整个在线旅游行业的规范 —— 平台不应是榨取行业价值的 “抽水机”,而应是链接供需、提升效率的 “润滑剂”。
对于携程而言,这或许是 “阵痛”,但更是转型的契机。当技术真正服务于体验提升,当利润分享于生态共建,这家行业巨头才能重新赢得商户与用户的信任。而整个在线旅游行业,也终将在监管的规范与市场的博弈中,走向一个更公平、更健康的 “共赢时代”。

作者: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