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印良品回应在中国“丢掉”商标

日期:2025-08-04 16:53:39 / 人气:8



商标之争终局:日本无印良品部分失利

消费者在搜索“无印良品”购买床上四件套时,会看到“MUJI无印良品”“无印良品”“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等多个商标。中国消费者购买日本无印良品床品时,会发现产品无法展示“无印良品”中文字样商标,只能看到英文“MUJI”。这背后是北京棉田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杂货店品牌MUJI无印良品长达24年的商标之争,近期迎来“终局”。

最高人民法院以(2024)最高法行申7358号《行政裁定书》,驳回日本杂货店品牌MUJI无印良品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22)京行终字1597号《行政判决》的再审申请,维持了中国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状态。日本MUJI无印良品表示,本次司法程序仅涉及其在中国极个别商品的商标问题,不影响其在中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领域继续合法使用“无印良品”商标,中国市场正常经营活动不受影响。这也解释了日本无印良品的床品产品不再使用“无印良品”中文字样商标的原因。

商标纠纷历程:长达24年的拉锯战

最早由海南南华实业以“无印染、优良品质”为理念注册“无印良品”中文商标,并于2000年在第24类商品(家纺类)上获得该商标,2004年该商标被合法转让给北京棉田集团。而日本MUJI母公司良品计画于2005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因无法在该类目申请商标,双方陷入长达24年的商标纠纷。期间,MUJI多次提起无效宣告及上诉,均被中国法院驳回。202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终裁定维持北京棉田对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注册权。

如今,北京棉田在该类商品中全面使用“无印良品”中文标识开展经营,而MUJI则被限定只能使用“MUJI”或“MUJI无印良品”标识,不能单独使用中文名称,形成两个“无印良品”并存但业务边界有所区隔的格局。

争议关键阶段:异议与撤销程序

北京棉田集团代理律师孔丽芳表示,这场长达24年的商标争议久拖不决,主要经历了两个关键阶段。一是自2001年至2012年的商标异议及异议复审阶段,使得商标迟迟无法完成行政授权;二是自2014年至2025年的撤销与无效宣告程序,持续干扰商标确权进程。

对日本无印良品的影响:经营策略或调整

家纺产品是日本MUJI无印良品相当重要的品类,在天猫开设的全品类和家居用品两个旗舰店中,家纺家饰品类的销售占比仅次于服装配饰,在天猫无印良品MUJI家居旗舰店,家纺家饰自2023年开始销售额超过住宅家具,成为店内主流品类。

最高人民法院再次确认棉田商标权有效后,MUJI在其“杂货”类商品中涉及家纺区块时,需更审慎地恪守商标权界限,通过强化“MUJI”标识的区分性使用,避免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这意味着MUJI未来在这一关键品类的经营策略或将做出调整,一方面在宣传与陈列中需避免“无印良品”中文标识的独立使用,降低品牌在家纺类目中的中文辨识度;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搜索、选购及内容推荐等平台环节中,或将面临“两个无印良品”并存的混淆局面,进而影响MUJI该类产品的转化效率与品牌忠诚度培养。

未来走向:强化品牌差异与法律途径有限

北京棉田通过早期注册、持续应诉和确权行动,最终取得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的主导权,此案凸显出在中国商标制度下,注册时效与合规使用的重要性。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银玉表示,从法律程序上看,若出现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裁定,日本MUJI无印良品仍可依法再次提出再审申请,但若再审理由不成立,法院将再次裁定驳回。此外还可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但此类程序在实践中获得支持的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该案商标判决结果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可能性已相当有限。

对MUJI而言,继续强化“MUJI”品牌英文标识的市场认知,并通过产品创新、门店体验及会员体系的提升,构建与“中文无印良品”更清晰的品牌识别差异,将成为未来在家纺市场继续稳固阵地的关键。

作者: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