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近年票房最失败动画……《聊斋:兰若寺》败在拼盘太杂,还是讲故事不行?

日期:2025-07-24 21:47:47 / 人气:11



一、市场遇冷:首周票房远逊预期,跌破“4亿底盘”

7月12日公映的《聊斋·兰若寺》,首周两天仅收4100万左右,远低于去年《白蛇:浮生》逾1.3亿、前年《长安三万里》近1.8亿的首周末票房。猫眼和灯塔专业版预测最终票房仅2.59亿 - 2.67亿,跌破追光动画自《白蛇:缘起》以来“4亿底盘”已成定局。尽管暑期档竞争暂不激烈,后续有超预期空间,但市场表现仍被视为追光近年最失败之作。  

二、剧本问题:拼盘模式下的“木桶效应”

《聊斋:兰若寺》采用“1 + 5”剧作模式,主线是蒲松龄被胁迫主持“讲故事大赛”,引出五个相互独立且与“情”相关的聊斋故事。这种拼盘/集锦式电影形式,虽有好故事,但因“木桶效应”,平庸老套的故事拉低了整体评价。  

• 《崂山道士》:毛毡动画风格独特,展现追光技术水准,但故事被上美影演绎过且“悍妻”形象不讨喜,难以成为加分项。  

• 《莲花公主》:童真童趣路线,视觉美感无可挑剔,但将书生改为幼童,对部分观众来说过于低幼。  

• 《聂小倩》:“乾坤大挪移”式改编,时代背景变为民国,场景和人物“蒸汽朋克”化,但故事进程和人物关系基本不变,宁采臣携聂小倩归家的结局与救亡图存时代主题无关,被指“换皮”保守。  

• 《画皮》:高度还原原著,呈现恐怖、恶心、猎奇感,冷酷展现古代社会夫妻纲常腐朽,结尾点出女性主义表达,艺术性最佳,但部分情节和场景使观众产生排斥心理。  

• 《鲁公女》:走青年男女人鬼情浪漫路线,张生性格软化和鲁公女现代化设定使故事类似古偶观感,且张生人设和面孔与《白蛇:浮生》许仙相似,“模型复用”难获高评价。  

• 《井下故事》:作为串场故事,单薄无嚼头。  

豆瓣评分6.7,在追光十部长片中仅高于《猫与桃花源》,各篇章质量参差,没有能赢得大多数观众强烈喜爱的部分,总有惹不同观众“膈应”的点,平庸大于惊艳。  

三、风格杂糅:题材与风格不统一,难以调和受众

六个故事题材和风格差异大,以“情”为线索串联,却将传统道德教化、童趣童真、成人邪典、古偶爱情杂糅,无法带来连贯情感流,难以覆盖广泛垂直观众群体。  

• 年龄层矛盾:《崂山道士》《莲花公主》适合低龄观众,《聂小倩》《画皮》则因成人内容和恐怖场景不适合,导致目标观众定位不清晰,出现“无年龄段完全适配”尴尬。  

• 主题表达矛盾:喜欢《画皮》女性主义表达的观众,可能反感《聂小倩》“男性凝视”色彩的言情老套,难以调和不同表达主题带来的受众分歧。  

追光采取拼盘式创作手法,一开始就面临很大风险,且在“讲故事”层面的进步不足以化解这些风险。  

四、积极意义:技术实验与未来可能

尽管市场表现不佳,但《聊斋:兰若寺》在创作路线探索上有积极意义。  

• 视觉实验:采取“一故事一画风”的视觉实验,探索未涉及的动画材质和技术美学领域,秀出追光强大的技术储备。  

• 单元剧潜力:若将其拆分为《聊斋奇谭》动画单元剧,各集更独立的内容形式和精良制作或能获更高风评,类似《中国奇谭》虽各集水平参差,但不妨碍全剧获高分。  

五、未来展望:待新作检验剧作水平

追光未来三部电影分别为改编自《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商业大片和鲁迅生平的《朝花夕拾》,均非拼盘形式。这三部作品将检验追光动画的剧作水平是在《长安三万里》蜕变后更上一层楼,还是继续停滞不前。  

《聊斋:兰若寺》的失利虽令人遗憾,但也为追光提供了经验教训。观众期待追光能持续产出精品国产动画电影,在技术与故事上实现更好平衡。

作者: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