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若失去《哪吒2》,电影市场将会怎样?

日期:2025-11-23 17:09:50 / 人气:9


电影市场宏观数据背后的隐忧

爆款缺失与观众流失

《2025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变化趋势报告》显示,虽年度总票房和总人次超去年,但类似《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百亿爆款可遇不可求。《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19%的观众是拉新(从未在淘票票购票),32%是召回(过去一年未在淘票票购票),超半数观众明年可能直接流失,这让电影市场所谓的“回暖”缺乏实际体感。

人均观影频次下降与影院困境

人均观影频次连续三年下降,年内只观影1次的观众占比达十年内最高的61%,2 - 5次的中频观众降到十年内最低的34%。我国现有银幕数严重供大于需,2015年前后电影市场火爆时,业界认为限制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影大国的只剩银幕总数,如今银幕数成为世界第一,不升反降的人均观影频次却让很多影院面临倒闭关店边缘。同一时间段不同影院或场次上座率差异大,全国影院密集,竞争力差的影院即便盼到爆款也收益不佳,庞大终端体量靠人均每年约2次的观影频次支撑,影院未来之路艰难。

动画电影的发展与挑战

类型划分的转变

今年动画电影大爆发,上映数量和票房成绩远超往年,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入局动画赛道。动画电影不再适合与“喜剧”“犯罪”“爱情”等类型并列,而应与真人电影相对应,其在内容层面有喜剧、动作、奇幻、爱情等类型区别。在“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对不同类型影片的偏好程度”统计中,动画电影仅列第八位。

观影动力与创作参考

今年观众观看动画电影频次提升,“支持国产动画”以46%高居榜首,但这种情怀驱动的观影动力有红利周期,未来国产动画不能总靠打这张牌。排第三的“制作水平高”、排第五的“想象力丰富”对动画电影创作更具参考价值,动画电影内容层面的类型划分在研究和创作中会越来越重要。

引进片的票房规律

日漫IP引进

日本动画电影引进票房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观众对其IP或导演建立认知与兴趣的时机,错过黄金窗口期,票房潜力难以充分释放。如入坑新海诚的最佳时机是《你的名字。》,入坑《鬼灭之刃》的最佳时机是《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日漫IP适合系列化引进来扩张观众基数,像《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连续引进并补上早期经典作,新作票房呈上升趋势,《鬼灭之刃》若能系列化引进后续篇章,票房潜力仍有提升空间。

好莱坞引进片

好莱坞引进片也有类似规律,前三部均未引进的“疾速追杀”系列,直接引进第四部票房不佳;带有“重启”性质的作品在内地难取得好成绩。今年引进片票房年冠《侏罗纪世界:重生》因是重启作,票房与系列前三作相差甚远。目前引进片最可靠的卖座密码是“粉丝向”和“新鲜感”,但这类片子不多,今年引进片数量增加,但总票房和平均票房跌到近五年最低。

喜剧片的现状与未来

表面遇冷与实际偏好

今年没有诞生高票房喜剧片,目前票房最高的两部喜剧片成绩一般,但在“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对不同类型影片的偏好程度”中,喜剧依然高居榜首,在“2025年不同性别年龄的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偏好”中,喜剧与悬疑是“全人群青睐”。观众不是不喜欢喜剧,而是不像以前那么愿意为纯喜剧片买单,手机上可替代的娱乐内容多,除非是沈腾、马丽这样的喜剧顶流主演,否则花钱只为一笑不太值。

复合类型的发展方向

喜剧的未来不在喜剧片,而在复合类型的影片,需在不同题材和故事载体上多思考,不能只追求“只要让观众笑了就行”。

评分对观众观影的影响

评分与观影决策

暑期档观察到的豆瓣是否上8.0分与影片长卖的关联性在《报告》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在“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影院观影动机”统计中,“评分高/评价好”高居第二;在“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影院观影阻碍”中,“评分低/评价差”排到第一位,观众“好片考虑看,烂片必须躲”。观众参考“评分”时,豆瓣评分和购票平台(猫眼和淘票票)评分以40%的占比并列居首,豆瓣分低于7分的作品能打动的观众占比仅为5%,低于8分就会有一半的人选择不看,豆瓣分低于7分的影片几乎没有长卖可能。

《哪吒2》的重要性

《哪吒之魔童闹海》为电影市场带来了高票房和大量新观众,若2025年没有《哪吒2》,电影市场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爆款支撑。在观众流失、人均观影频次下降、影院经营困难、动画电影面临创作挑战、引进片票房不佳、喜剧片发展受限以及评分对观影影响巨大的背景下,《哪吒2》若能成功,有望成为市场的强心剂,吸引流失的观众回归,提升人均观影频次,带动动画电影市场进一步发展,为引进片和喜剧片等类型影片提供借鉴,同时凭借高评分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缓解电影市场的整体困境。若失去《哪吒2》,电影市场可能会在现有的诸多问题下继续艰难前行,各类型影片的发展也会受到更大的阻碍。

作者: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