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一场关于人生选择的深度思考

日期:2025-07-09 22:43:21 / 人气:8


在上一篇的评论区中,“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 这一话题讨论得最为热烈,所以我专门开一篇,多说几句。需要明确的是,这篇文章既不鼓励大家生孩子,也不鼓励大家不生孩子,毕竟我无法为他人的人生负责。标题中使用 “穷人” 一词,也是源于之前的评论,本文主要探讨的还是咱们绝大部分普通人在生育这件事上的选择与考量。
生育与压力:无法回避的现实
首先,生孩子会不会导致压力上升?答案是肯定的。生育会大幅提升生活成本,而且其中很多是无法消减的必要支出,这一点无需回避。
咱们常常会思考,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到了三四十岁,答案就会变得格外清晰。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人生似乎只有两条主线任务:一是为父母养老送终,二是把孩子抚养成人。
除了这两条主线任务,人生中还有无数的支线任务,比如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体验不同的生活乐趣,或者努力工作赚钱提升生活品质。但从深层次来讲,这些支线任务本质上都是为两条主线任务服务的。
而且,“人生” 这款游戏就像《艾尔登法环》或者《只狼》这类充满挑战的游戏,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 “装备”、较高的 “等级” 和充足的 “金币”,或许在人生的旅途中会相对轻松一点,但也绝不会一帆风顺。我见过很多经济条件优渥的人,照样被自己的孩子折磨得焦头烂额。
比如有个朋友家的孩子,上了高中后性情大变,毫无征兆地不去学校,天天在家打游戏,与父母的争吵逐渐升级到动手打人。父母即便再有钱,遇到这种情况也一样束手无策,只能每天以泪洗面。后来把孩子送到戒网瘾的学校,才发现那里关了很多同款的孩子。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的 “装备” 差、“金币” 少,还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那人生这场游戏会难到让你怀疑人生。当然,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在怀疑人生。
当主线任务完成,送走了老人,孩子也上了大学(有些父母甚至会一直操心到孩子的孩子长大),人就会像游戏通关一样,产生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打过游戏的人应该都能理解这种感受。
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很多人会憧憬 “等孩子上了大学,我就天天玩游戏、钓鱼、环游世界”,可真到了那一天,却会发现这些事情索然无味。
其实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当你有了后代,并且后代已经确认能够存活,这幅躯壳在基因的眼里可能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到了三四十岁,就变得没有任何爱好,或者开始偏爱那些没什么意义、动作幅度较小、低功耗的事情,比如盘串、钓鱼、养鱼、喝茶等等。
不生育的选择:前期自由与后期空虚
那如果不生孩子呢?那就意味着人生的主线任务提前结束了一个,另一个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毕竟有了孩子,你得天天照看着,孩子上学后还得天天接送,很少有人会这样无微不至地对待父母。人生游戏的难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你也就有了很多时间在这个 “人生地图” 上瞎溜达。
这种 “溜达” 在初期是很惬意的。比如很多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只结婚不生孩子,在二三十岁的这些年里,可以体验很多乐趣:到处旅游、品尝美食、购买各种奢侈品,反正怎么快乐就怎么来。
但是到了四十岁左右,慢慢会发现该玩的都玩过了,重复几次之后就会觉得乏味。很多男性会出现类似 “电子阳痿” 的症状,对生活中大部分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女性可能原本超级喜欢衣服、化妆品和旅游,到了一定年龄也会渐渐失去兴致。
而且年轻的时候,你可能有很多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总是欢声笑语。但到了一定年龄,每个人都渐渐 “孤岛化”,各自操心自己的生活,互相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能找到的玩伴也越来越少,你约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都有事,彼此距离也远,想聚一聚变得越来越难。
我和不少丁克人士聊过,他们普遍的感受就是 “无聊”,没什么事情可做。想想也知道,游戏里的快乐来源于哪里?其实就是千辛万苦打败某个 Boss 后获得的巨大快感,或者为了打败 Boss,满地图刷小怪捡装备,把小装备卖掉换钱,再去买更厉害的装备。
孩子人生的各个阶段,就像是你的 “BOSS 关卡”,既会让你痛苦,也会让你有很多探索感和成就感。
由此可见,去掉 “孩子” 这个元素,相当于人生这场游戏的难度凭空下降了一大截。但问题是,如果一个游戏太简单,没有什么 Boss 可以挑战,玩起来也会没什么意思。
到这里,生活就变成了一座大 “围城”,一部分人因为游戏太难而压力巨大,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却因为没什么事情可做而感到无聊。
生育选择的本质:观念无对错
说到这里,其实生不生孩子这件事,本质上是一种观念,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和利弊之分。很多人在生孩子之前,会各种讨论分析可能性,但孩子出生后,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而那些选择不生孩子的人,很多到了一定年龄也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如果当初生个孩子,或许也没那么难。
也就是说,不管你选择哪条路,今后大概率都会后悔,会纳闷如果自己选了另一条路,生活会不会更好一些。
那回到具体问题上,也就是标题所问的,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呢?
很显然,如果把人生比作游戏,那穷人玩这场 “生育游戏” 无疑要难得多。因为没有足够的 “金币”,没法 “刷装备”,遇到麻烦只能硬抗,游戏体验会差很多。
所以很多穷人家庭的生活总是鸡飞狗跳。尤其是很多父母,在外工作压力很大,赚钱又不多,回到家后精疲力尽,对孩子根本没有任何耐心,动不动就又打又骂。这些孩子长大后,普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胆小怕事、容易冲动、容易放弃,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容易陷入失败主义情绪,这在那些从小被父母打压的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现在坚定不生孩子的人,很多都出身贫困家庭,家庭生活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好印象,只有各种抱怨、语言暴力和羞辱。
此外,还有一个大问题。全社会都在急切地想要 “跨越阶级”,但跨阶级本身就是一场零和博弈,90% 的人最终只能吃到 “贝塔红利”,也就是时代红利,凭借智商、精力、知识水平很难大幅超越别人。
在这种情况下,拼命想跨越阶级,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折磨。有不少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大概率无法跨越阶级,所以不该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还有不少人,单纯就是太想进步,往死里折腾孩子和自己,可孩子和自己一样,都是普通人,怎么逼都没什么进展,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好沟通,代际冲突也逐步加剧。
现在不婚主义和不生主义思潮的崛起,本质上也是太多人目睹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 “摧残”,又看到了身边人婚后的鸡飞狗跳,从而坚定地认为不婚不生最好。
其实大家应该也都注意到了,当下最痛苦的一批人,是那些对孩子的期望严重超出了自己本来水平的父母。孩子天赋极其一般,还使劲报各种课程;自己条件非常普通,还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又是花钱让孩子长见识,又是报各种兴趣班。这不仅把自己和孩子折腾得非常惨,还把那些年轻人吓得不轻。
人生的目的:放下焦虑,顺其自然
所以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咱们这辈子到底目的是什么?
几十年前,社会整体比较贫穷,所有人都得使劲往上爬,爬慢了,人生可能就会陷入困境。但到了现在,随着社会逐步走向正轨,就算不出人头地,就算找个体力劳动的工作,日子可能也没那么难。再说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绝大部分好东西都能找到平替,或者有拼多多版本。
比如以前我们说有钱人吃 “山珍海味”,除了少数珍稀动物,其他绝大部分现在对普通人也开放了。甚至传统的富人标志鱼子酱,价格也被浙江和四川的商家打了下来,天天吃肯定吃不起,但偶尔体验一下也不是难事。当年杨贵妃用军情驿站传送的荔枝,现在才 9 块钱一斤,普通人也能天天享受 “贵妃待遇”。
富人可以坐百万豪车,普通人如果挤地铁,体验确实没法比,但开一辆四五万的二手车,体验差距就没那么大了。还有很多东西已经彻底实现了平权,比如现在最有钱的人,也在用苹果手机、吃麦当劳(起码川普和巴菲特就经常吃),这些普通人也能拥有。
至于孩子学习不好,不好就不好呗,反正绝大部分人的孩子学习都很普通,这也是排位赛这种零和博弈的必然结果,能怎么样呢?说不定孩子还会有什么隐藏技能呢。
所以说,现在其实是个好时候,没必要那么焦虑。放下焦虑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其实也就那样。这里不是说要认命,而是说尽量顺其自然,不去折腾那些远远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痛苦感就会少很多,痛苦少了,天地自然就宽了。
因此,回到最初的问题,无论是 “穷人” 还是任何人,在思考 “该不该生孩子” 时,或许更关键的是放下 “该不该” 的执念,转而审视自己:我是否看清了人生这场 “游戏” 于我而言的真实难度?我能否接受并管理好养育孩子可能带来的巨大挑战?我是否在为虚幻的目标(如强迫阶层跃升)而徒增痛苦?
看清了,想通了,无论是选择生还是不生,都更可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版本。

作者: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