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4 点排队车管所:北卡的 “车本位” 困局与破局尝试

日期:2025-08-04 16:52:23 / 人气:7


“凌晨 4 点就到车管所排队,就为了办个驾照?”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场景,却真实发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华人微信群里,有人分享自己 6 点半到车管所时,前面已排了六七十人,而排在最前面的,是凌晨 4 点就到场的中国人。这种 “卷” 在驾照办理上的现象,看似只是办事效率问题,实则折射出北卡长期 “车本位” 城市设计带来的结构性压力。
车管所排队:“车本位” 的前端缩影
北卡州长乔什・斯坦签署的新法案(Senate Bill 391)规定,从 2025 年 7 月 1 日起,C 类驾驶执照到期后可继续使用两年(仅不能用于身份识别和航空旅行)。这一政策本是为缓解车管所压力,却恰逢 UNC、Duke 等大学新生入学季,陪读家庭扎堆处理驾照、车辆、保险等事务,让本就拥挤的车管所雪上加霜。
但车管所的拥堵,远不止是短期人流量激增导致的。在北卡的许多城市,地广人稀,公交系统覆盖有限 —— 车次少、换乘难、时间没保障,没有车就像没有脚。城市被设计成服务驾驶者的机器,人们的生活围绕汽车展开:考驾照、买车、买保险、修车、抢车位…… 车管所作为公共服务的前端窗口,自然成了矛盾最先暴露的地方。
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汽车更是沉重的负担。美国汽车协会(AAA)估计,一辆车的年均成本超过 1.2 万美元,而北卡最低时薪仅 7.25 美元。但即便如此,人们也不得不挤破头去车管所,因为没有驾照和汽车,就意味着难以按时上学、方便就医、准点上班,汽车成了一道隐形的社会门槛。
BRT:试图扭转 “车本位” 的破局者
就在车管所被挤爆的同时,北卡三角区的核心城市 —— 罗利、达勒姆、教堂山,正推进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设。这并非简单地多修几条公交线,而是要把公交线路修成地铁那样可靠、便捷、安全,让公共交通变得体面有尊严,从根本上扭转 “车本位” 的城市逻辑。
罗利市议会在 2024 年 7 月通过了首条 BRT 线路的投标,一期工程 New Bern Avenue BRT 线总长约 20 英里,总成本 9675 万美元,设 10 个站点,连接市中心与 WakeMed 医院,预计 2027 年投入使用。达勒姆规划的东西走向 BRT 线长约 7 英里,主要服务密集租屋区和无车家庭,目前处于设计评估阶段。教堂山的 North-South BRT 启动最早,2012 年就开始规划,2024 年 6 月获得联邦交通管理局 “高优先级推荐”,总预算约 3.5 亿美元,第一阶段将连通 UNC 医院与 Eubanks Park & Ride 停车换乘中心。
这些 BRT 项目的推进,承载着一个愿景:在 “人人都该有辆车” 的北卡,能否过上不靠车也能正常生活的日子?这并非北卡第一次尝试摆脱对汽车的依赖。上世纪 60 年代,高速公路系统扩张带来收费车道和拥堵问题,让当局意识到单靠高速扩建无法解决交通效率与公平问题。1987 年,UNC-Chapel Hill 牵头的区域交通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三角区需要以固定线路交通(轻轨或 BRT)连接核心城市;1989 年,区域公交管理机构 Triangle Transit(后改为 GoTriangle)成立,推动跨市公交协调。
2000 年以后,三角区多次推进轻轨系统,其中 Durham-Orange Light Rail 计划历经近十年规划,却因杜克大学反对、资金缺口大、民众支持不足等原因在 2019 年终止。而北卡大城市夏洛特的 Lynx Blue Line 轻轨在 2007 年开通后大获成功,月流量增长 800%,但夏洛特的城市结构、人口密度和税收支持机制,让三角区难以复制这一模式。轻轨搁浅后,BRT 成为北卡找到的更适合自身的路径。
借鉴与展望:从 “车本位” 到 “人本位”
北卡的 BRT 建设,或许能从中国的经验中获得启发。成都从 2013 年起,以二环高架 BRT 为核心,通过 “环 + 放射” 结构构建公交骨架,总长度超 400 公里,日均客流达 42 万人;中等城市宜昌、大城市广州也通过不同设计让 BRT 融入市民生活。这些案例表明,BRT 不仅是大城市的专属,也适用于三角区这样结构松散但需求集中的区域。
更重要的是,BRT 的建设思路应是 “织一张网”,实现车辆、站点、换乘、自行车、步行通道的一体化,让城市出行从 “有车才能动” 的 “车本位”,转向 “人随路走” 的 “人本位”。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在为教堂山 BRT 投资 1.383 亿美元时说:“公共交通将人们与工作地点、学校、家庭等连接起来 —— 当公共交通覆盖更多人群和社区时,它的影响力也更大。”
对于教堂山这样的大学城,生活着大量无车人群、国际学生和低收入居民,BRT 能降低

作者: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