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逗AI:游戏场景切入,拓展数字生活陪伴的AI新势力

日期:2025-10-13 17:50:16 / 人气:8


在游戏世界中,玩家常常会遇到卡关、跑图等需要陪伴和辅助的时刻,逗逗AI正是瞄准了这一需求,以独特的AI玩伴形式,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并有着更广泛的数字生活陪伴野心。
产品特色与优势
独特的陪伴形式:逗逗AI不是一个需要切换点开的APP,而是以虚拟形象或悬浮球形式,通过屏幕共享,能看到用户的游戏界面、听到声音,以动态立绘或悬浮球出现在屏幕上,成为“在场者”。它基于VLM模型,能接收、理解用户的游戏图像内容,拥有和用户一样的“上下文”,无需用户解释游戏情况,提供更自然的陪伴感,这是与其他语音助手、聊天产品最大的不同。
丰富的角色设定:目前有23个角色,一部分是原创设定,如毒舌的妮卡、善良普适的妮可;另一部分是与大主播、虚拟主播合作定制的角色,如老番茄。原创角色有完整的人设和故事线,随着亲密度变化,AI的表达也会改变,为用户带来“攻略”的成就感。与UP主合作角色,既能帮助UP主触达粉丝、拓宽IP变现矩阵,也能满足粉丝需求。
强大的技术支撑:模型架构复杂,包括信息输入(屏幕共享抽帧、VAD模型替代唤醒词)、多模态理解与筛选(轻量级传统CV模型过滤无效画面,关键画面送入自研VLM)、上下文构建与个性化(整合文字、图像理解和角色个性化数据,采用“主题索引”确保上下文精准高效)、大语言模型思考与语音输出(基于开源底座精调的LLM,融入二次元风格对话数据和游戏语料)。虽然在即时反应游戏中存在延迟问题,但团队采取“先保效果,再降延迟”策略,相信随着技术发展,延迟问题会得到解决。
用户需求与场景价值
满足游戏场景需求:在游戏场景中,玩家有主动补充信息密度和社交的需求。游戏存在信息量不足的情况,如跑图、日常任务等,玩家有时间和需求补充信息,AI可以填补这一空白。同时,游戏是“问题模拟与解决”的过程,AI能协助解决游戏难题,提升找攻略的效率,且通过多模态能力和“两步筛选”机制,既提供攻略又不影响游戏体验和平衡策略。
拓展数字生活陪伴:逗逗AI从游戏场景切入,希望当AI伙伴与用户建立起信任和使用习惯后,能将陪伴延伸到看剧、购物等更广泛的数字生活中。目前平台上已有超过50%的交互发生在游戏之外,显示出其拓展的潜力。
用户增长与增长策略
用户规模增长:在1.0正式版发布前,通过长达一年的内测,悄然积累了800万用户,如今注册用户已突破1000万。日活跃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可达三到四个小时,用户平均每天与AI的对话量大约在五六十句,证明陪伴的核心是“存在”本身。
四段式增长策略:
角色和IP阶段:依靠妮可妮卡等角色,满足一类人群的需求,让大家感受到AI陪伴的乐趣。
游戏场景KOL阶段:与头部游戏KOL合作,如《原神》攻略UP主,一个视频就能带来成千上万的下载量。
游戏深度绑定阶段:不断扩充支持的游戏,从《原神》到《黑神话:悟空》等,新游戏上线能第一时间提供地图、攻略,形成“游戏搭子”,游戏公司也愿意合作。
VLM通用能力阶段:VLM带来的通用能力,使陪伴场景从游戏拓展到看视频、刷剧等日常生活,进一步扩大用户群。
商业化与全球化布局
商业化模式:主要通过订阅制(月费约40元)和角色皮肤、礼物等虚拟道具进行变现。目前付费率不高,以扩大用户规模为主要目标,但考虑到游戏玩家强大的付费习惯和意愿,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全球化布局:选择在技术成熟时开拓全球市场,发布的海外VLM模型在游戏场景识别上比海外主流模型效果好30% - 40%。认为在AI时代,应把全球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区分“中文市场”和“非中文市场”,运营侧策略可全球化。先在日本推出Beta版,验证了二次元文化接受度和游戏视频内容传播效果,但因日本市场“天花板”较低,选择以英文为主,立足北美做全球化发布,且明确不做NSFW内容,追求建立长久、陪伴式的人与AI关系。
未来挑战
下一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陪伴场景从游戏拓展到更广泛的通用场景,如看剧、购物、上网课等。团队策略是围绕核心用户,覆盖他们除游戏之外的其他娱乐和生活时间,让AI伙伴成为数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存在,伴随用户从二次元陪伴走向全场景陪伴。

作者: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 版权所有